人类知识的积累因为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加速,印刷产业数字化的历史也有20多年了,从排版、分色、照排、数码打样、直接制版、数字预放墨到数字印刷机,电脑在印刷生产工序中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。
数字化不只发生在印刷生产车间里面,从以前用电话线、网络宽带到今天的移动网路,从FTP、QQ、微信到网路门户,从印前到印后都可以找到许许多多适当的技术来帮助生产。
技术供应商通常专精于某一段的数字化工艺,想尽办法利用软硬件帮助印刷厂解决较重要的工序瓶颈。技术供应商帮助**家印刷厂提高了效益,就会去帮助**家、第三家……这是技术供应商的天职,就像印刷厂找到一家客户,就会想到去开发**家、第三家类似性质的客户,这都是一样的生存逻辑。
另外,通讯的发达让数字化生产和印刷生意模式被模仿和复制,个别特色逐渐模糊,于是供过于求就出现了。
一样的产业发展过程,只有少数同行走出了供过于求的红海。大家从印刷展览会上看到相同的新技术,遇见相同的技术业务员,理应拥有相同的知识。那为什么今天有些印刷厂还在烦恼到底要转型还是要再造?有些印刷厂却早已画好蓝图,大步向前?
什么样的知识落差,会造成如此不同的现状?